以色列愛樂樂團75周年慶典音樂會 藍光25G

Availability:

100 件庫存


NT$100

100 件庫存

片名:以色列愛樂樂團75周年慶典音樂會 藍光25G


格式:藍光25G


片裝數:1



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於1936年創立,原名為巴勒斯坦管弦樂團,1948年以色列獨立後,改名為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指揮家祖賓.梅塔則在1981年被封為榮譽終生總監。2011年12月,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在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舉辦成軍75週年音樂會。這場演唱會音樂家除了祖賓.梅塔及以色列愛樂外,還有三位優秀的獨奏家:小提琴家拉赫林、雷賓,鋼琴家紀新,整場音樂會充滿著意義與歷史,堪稱是一場聽覺與歷史的美妙交會與饗宴。 《返家-以色列愛樂紀錄片》 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的建立的最大功臣,當屬歸功於布羅尼斯瓦夫.胡伯曼(Bronis?aw Huberman),這位波蘭小提琴家,花了三年時間說服跟尋找歐洲的75位猶太裔首席音樂家們,請他們加入巴勒斯坦的管弦樂團,對於許多音樂家和他們的家人而言,這個決定竟使他們避免了納粹大屠殺。其中一人後來說:「音樂是我們的救贖。 」 這部紀錄片最動人之處莫過於是音樂家們講述他們在不同指揮下,不同年代下,聽著音樂喚起的諸多感傷,伯恩斯坦在斯各普士山演出復活交響曲;以色列愛樂在1971年到柏林演出的過程;第一次在德國演出,以色列的國歌(Hatikvah)在安可曲中悄然的登場,讓現場所有的人落淚不已。1981年也是樂團重要一個里程碑:樂團首度演出了華格納作品。這在觀眾席跟樂評上引起陣陣的討論與漣漪。當年的指揮家是祖賓.梅塔,他想要做的,無疑是期許全場聽眾能陶醉於古典音樂之美,讓音樂成為化解戰爭與仇恨的橋樑。而梅塔也不斷的帶團以音樂真正落實國際外交跟族群融合,這種氣度跟抱負,也讓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成為以音樂傳遞和平信息、打破政治因素限制的象徵樂團。 本紀錄片導演亞諾什達瓦斯,出生在智利聖地亞哥,作為一個獨立的電視導演,他使用了大量的歷史片段跟錄音,來增添故事的真相。如晚年雙眼失明的魯賓斯坦為了以色列與埃及發生的「六日戰爭」,還是挺身而出與以色列愛樂錄製了他生平最後一張專輯的絕響畫面,希望傳達和平的訊息。 ■ 聖桑:序曲與輪旋隨想曲 Saint-Saens: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in A minor, Op. 28 ■ 巴哈:第二號組曲-薩拉邦德舞曲 J. S. Bach: Partita No. 2 in D minor, BWV 1004: Sarabande ■ 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Op. 11 ■ 蕭邦:第二號詼諧曲 Chopin: Scherzo No. 2 in B flat minor, Op. 31 ■ 蕭頌:詩曲 Chausson: Poeme, Op. 25 ■ 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 Beethoven: Symphony No. 8 in F major, Op. 93 加贈 ■ 返家-以色列愛樂紀錄片 Including Documentary “Coming Home” 演出地點:2011年12月24日於以色列 特拉維夫演出 Recorded live at The Hangar, Tel-Aviv, 24 December 2011 以色列愛樂 75週年音樂會            麥克 文 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於1936年創立,原名為巴勒斯坦管弦樂團,1948年以色列獨立後,改名為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指揮家祖賓.梅塔則在1981年被封為榮譽終生總監。 2011年12月,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在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舉辦成軍75週年音樂會。這場演唱會音樂家除了祖賓.梅塔及以色列愛樂外,還有三位優秀的獨奏家:小提琴家拉赫林、雷賓,鋼琴家紀新,整場音樂會充滿著意義與歷史,堪稱是一場聽覺與歷史的美妙交會與饗宴。 《聖桑:序曲與輪旋隨想曲》 本場演奏會以聖桑的序曲與輪旋隨想曲作為開頭,這是一首聖桑為了好友小提琴家薩拉.沙泰在1867年4月4日巴黎首演而譜寫的曲子。小提琴的抑揚頓錯與鋼琴優美帶出整場演奏會的序幕,聖桑這位被李斯特譽為世上最偉大的風琴家,同時也是浪漫時期的法國鋼琴演奏家兼作曲家,充分理解小提琴的音調跟挑戰技術的難度,讓獨奏家充分展現並將之與鋼琴聲融為一體,於是一開頭的序曲就相當的吸引聽眾所有的焦點,緊接著的輪旋隨想曲,則是身受到西班牙舞蹈音樂的影響,而小提琴獨奏者朱利安.拉赫林更是瀟灑地展現他的精湛琴藝,出神入化的詮釋帶著隨性又即興的曲子。拉赫林1974年出生於一個猶太家庭,四歲移居奧地利,九歲開始接受知名小提琴家祖克曼(Pinchas Zukerma)指導。1999年九月,年僅25歲的他即在維也納音樂學院教授小提琴課程。 《巴哈:第二號組曲-薩拉邦德舞曲》 這首無伴奏的小提琴曲也是一首讓小提琴的技巧跟音色詮釋得恰如其分的作品,這首知名的樂曲更是許多電影大師的最愛,包括柏格曼即用此來貫穿他極知名的得獎電影《穿越黑暗的玻璃》。電影中一共出現四次,每一次的出現都讓這首無伴奏的小提琴曲更耐人尋味,意含豐富。 《蕭邦: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二號詼諧曲》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鋼琴詩人蕭邦年僅二十歲寫出來的作品,當時波蘭發生內戰,蕭邦預料以後可能無法再回到心愛的祖國,這首帶有告別波蘭意味的鋼琴協奏曲,在1830年的祖國波蘭告別華沙的演奏會上首演,果然他此後再也沒有返鄉。很明顯的,這鋼琴協奏曲的獨奏性也讓交響樂團成為的次等角色,鋼琴成為整首協奏曲的主角,直到第三樂章,樂團的才真正與鋼琴獨奏聲抗衡之。第一樂章「莊嚴的快板」以雄壯的管弦樂開頭,但當獨奏的琴聲一出現完全清晰悅耳,並流露出一種淡淡的離愁,而第二樂章「浪漫的慢板」,更是被蕭邦形容為是如「一個在月光下及美好春天中的夢」,完全展示了蕭邦本人對當時的情人康絲坦琪亞(華沙音樂院的同學,聲樂的女高音)的浪漫愛情,琴音飽滿的洋溢浪漫在整個協奏曲中,到了第三樂章「活潑的輪旋曲」則充滿著對於未來的期待,活潑熱烈的性格完全體現在這樂章當中。 本曲為降b小調第二號詼諧曲是蕭邦離開波蘭到巴黎後,從1831年到1842年的12年間,創作的四首詼諧曲之一,此曲也是蕭邦最知名的詼諧曲。本曲在1837年寫成,獻給費斯登西斯丁伯爵之女。蕭邦鋼琴風格的熱情有力,充分展露在這首詼諧曲中,輕快優美的琴聲搭配著急板的輕柔,充滿著一股思念跟憧憬感。 鋼琴家紀新兩歲開始學琴,十歲開始在樂團中演出,十一歲舉辦個人鋼琴獨奏會,他獲獎無數,除了獲得卡拉揚音樂獎外,也是曼哈頓音樂學院的榮譽博士。 《蕭頌:詩曲》 法國作曲家蕭頌的創作風格師事於法朗克及德國作曲家華格納,且具有印象派的樂風。詩曲寫於1896年,也是他最知名的作品,創作靈感來自於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的小說,以及現實生活中屠格涅夫的小說與他及女高音情人的感情糾葛然而當初他寫好卻想把它丟入塞納河中。本曲充滿著浪漫情懷但又不失抑鬱感性,收尾更是慵懶輕柔的結束,沒有半點炫技。 本曲由小提琴家瓦汀.雷賓演奏,他五歲開始學琴,原向新西伯利亞的娜塔莉雅學琴,後師事於布隆(Bron)。他在1989年,年僅18即贏得了伊莉莎白皇后音樂大賽,也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參賽獲獎者。 《貝多芬:第八號交響曲》 本曲為貝多芬聞名於世的九部交響曲中,最為輕薄短小的一部,全長僅25至30分鐘。原本貝多芬只想寫一部新的鋼琴協奏曲,但寫著寫著就變成了交響曲。本曲在1814年二月的維也納首演,他本人非常喜愛這第八號交響曲,第六號交響曲「田園」的調性也是F大調,因此貝多芬愛稱本交響曲為「小F調交響曲」。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音樂主題光明樂觀,貝多芬一貫的緩慢節拍讓樂團的每個樂手能夠融成一體,除了造成一種節慶感之外,也產生了奇妙的豐富色彩及靈活感,讓聽眾自我解讀並心領神會。第二樂章「詼諧的稍快板」讓人想起海頓,本樂章真正迷人之處在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一應一答。貝多芬刻意讓小提琴引出大提琴的回答,但前兩次都沒有,這一樂章中,大提琴終於回應了小提琴。 再經歷跳舞般的第三樂章「小步舞曲速度」後,在幾乎沒有明顯的前奏,第四樂章「有力的快板」就爆發的登場,貝多芬後來多次重複這個令人驚訝的橋段。本樂章是全曲最重要的一章,速度非常快,雖然標註是快板,但通常演奏到急板。 《返家-以色列愛樂紀錄片 》 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的建立的最大功臣,當屬歸功於布羅尼斯瓦夫.胡伯曼(Bronis?aw Huberman),這位波蘭小提琴家,花了三年時間說服跟尋找歐洲的75位猶太裔首席音樂家們,請他們離開“原生”樂團(中歐和德國交響樂團)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管弦樂團,對於許多音樂家和他們的家人而言,這個決定竟使他們避免了納粹大屠殺。其中一人後來說:「音樂是我們的救贖。」 1936年12月26日,胡伯曼邀請了知名的義大利指揮家托斯卡尼尼,請他擔任指揮“巴勒斯坦管弦愛樂”於特拉維夫的首演,曲目為韋伯的歌劇《奧伯龍序曲》及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在義大利法西斯跟德國社會主義的氛圍下,周圍對於該團的敵意並不低,更何況還到以色列演出,但托斯卡尼尼正義凜然的接受這個邀約,而這場音樂會也獲得如潮的好評。不只因為托斯卡尼尼,也與團內每一位演奏家的高超技藝有直接的因果關係。而該團當時的平均年齡僅25歲。“由獨奏家組成的交響樂團”,一直是該樂團的又一美名。托斯卡尼尼對這場首演也非常滿意,隔年再度前來指揮演出。 之後的數十年,是樂團開發知名度與潛力的時間,多年來被三位優秀的指揮家所強烈影響著,他們分別是:伯恩斯坦、帕瑞和祖賓.梅塔。透過該樂團的音樂會和錄音,可以體會而這個樂團個性化的深度,溫暖和激情的特色。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獨立,樂團更名為以色列愛樂樂團,並在兩年後美國的第一次巡迴演出。1957年在特拉維夫的曼恩廳落成,也成為後來的固定演奏場地,由伯恩斯坦指揮該場盛大的開幕音樂會。1948年到1949年,伯恩斯坦擔任了以色列愛樂樂團的音樂顧問,當年他年僅30歲,1986年,以色列愛樂樂團授予伯恩斯坦“桂冠指揮”的榮譽稱號,以表彰他對樂團的發展所做出的突出,這一年他已經68歲。 這部紀錄片,最動人之處莫過於是音樂家們講述他們在不同指揮下,不同年代下,聽著音樂喚起的諸多感傷,伯恩斯坦在斯各普士山演出復活交響曲,還有他們在1971年到柏林演出的過程。當年樂團是第一次在德國演出演出,以色列的國歌(Hatikvah)在第二次安可曲中悄然的登場,讓現場所有的人落淚不已。更獲得了觀眾一致的好評。 1981年也是樂團重要一個里程碑:樂團首度演出了華格納作品。這在觀眾席跟樂評上引起陣陣的討論與漣漪。當年的指揮家是祖賓.梅塔,他想要做的,無疑是期許全場聽眾能陶醉於古典音樂之美,讓音樂成為化解戰爭與仇恨的橋樑。而梅塔也不斷的帶團已音樂真正落實國際外交跟族群融合,這種氣度跟抱負,也讓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成為以音樂傳遞和平信息、打破政治因素限制的象徵樂團。 本紀錄片導演亞諾什達瓦斯,出生在智利聖地亞哥,作為一個獨立的電視導演,他使用了大量的歷史片段跟錄音,來增添故事的真相。如晚年雙眼失明的魯賓斯坦為了以色列與埃及發生的「六日戰爭」,還是挺身而出與以色列愛樂錄製了他生平最後一張專輯的絕響畫面,希望傳達和平的訊息。 這些前後任樂團成員的描述,使我們突然的發現,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的歷史,不僅是一個艱辛或琴藝高強的樂團而已,它也一如以色列歷史般的充滿著故事,更充滿著音樂的超越與人道關懷。 字幕: 英文、德文、法文、希伯來文、日文、中文 播放時間: 95分鐘 (音樂會) 52分鐘 (紀錄片)